图 | 插图精选
学习状态不佳?
学习没有计划性?
收心不足上课走神?
讲了又讲的知识点还是记不住?
照着黑板抄笔记,却不知抄的是什么?
……
开学一周了,你的学生是不是也有这些综合征?
比起其它,新学期真的先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可以参考星宝之前推出的文章:新学期,送你一份1-9年级“好习惯”一览表,请老师转给家长(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今天,星宝找来几位老师和“学霸”分享高效学习法,不妨就此文分享需要的人吧!
5步做一份可实践、可评估的学习计划
/佚名/
如何做计划?梳理出一张清晰的“学习单”是关键。
这份学习单应包括五部分:
评估过去(找出进步与待改进的地方)——改进方法——制定计划与奖励——我的梦想——自我评估。
1.评估过去
问题一:请回顾过去一个学期,你觉得自己成长幅度最大、最满意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2.解决办法
问题二:找出五个解决办法,再思考哪一项方法对自己最适用?
如果有人的计划是“我要好好用功”。那么,“该如何用功?”
“每周读完一本书”“不懂的问题要挑出来请教别人”。如此,思路就会变得更加清晰,措施也更加可操作。
有的人活泼好动,他可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学期不能玩得太疯狂”。
那么,“疯狂如何定义”,是玩的时间太长,还是程度太激烈?若在课间玩一些相对静态的游戏,这样实施起来就容易得多。
3.实施计划
问题三:你觉得你所列的最有效的方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改善你的问题呢?如果达到了,你给自己的奖赏是什么?
坏习惯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但是,具体要用多长时间来改正呢?毕业之前?一生时间?No,这样规划太不现实。
首先,将目标分解,将之融入到生活的细节中。例如,要改掉做事拖沓的坏习惯,可以先坚持一个月吃饭不看电视,按时作息等。通常,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而人的行为具有整体性,只要让孩子坚持下二十一天,那么拖沓的坏毛病自然会减少。
其次,学会自我激励。获得奖励和自己奖励自己的效果是不同的。
4.未来梦想
问题四:希望将来自己能当一位……?这梦想也许很难达成,你要如何规划自己的梦想计划呢?
如何不断地靠近自己的梦想?可以拿一张白纸,对照上边几点,理清思路。
5.自我评估
问题五:这段时间内你达成多少?你给自己评几颗星呢?
学习单的末端可以留下了几个空格,用于孩子的自我评估。在实践中,每隔一周把学习单重新发回到孩子们的手里,让他们进行自我评分,看看谁每回都能拿到满分5颗星。
任务tips:
重点1:用整块时间完成同一件任务
重点2:按照你每日的完成量不断地调整你的计划。
重点3:制定Deadline
有了兴趣,才会有一切
/果果妹/
当你对一个学科产生兴趣时,你就会不自主的认真听讲,记笔记,因为兴趣会推动我们对知识产生最大的好奇和学习的渴望。
不过每个人都不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科,我们天生便有着不同的兴趣。那对学习本身没有兴趣,该怎么办呢?
不如自己创造吧,下面这几种创造兴趣的方式是我曾经用过,分享给大家:
1.制造成就感
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记好笔记。这是制造成就感的一种方法,把笔记以自己的方式记得非常有趣、赏心悦目,这样能产生成就感。我常常会用自己的方式在笔记本上总结一些知识点,让他们变得简单易懂,好看,且方便复习。
2.喜欢上这个老师
听起来似乎很奇怪,怎样让自己喜欢上某个老师呢?我们学校的同学常常给老师取外号(不过并不是恶意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很亲密,就像朋友一样。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可爱的一面,即使是平时凶巴巴的老师。
3.想得有趣一些
这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记住让人头疼的知识点。举个例子,上个学期期末时我在复习历史的知识点,顺便给三个同学补了课,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记住这些系统的关系,我就用最直白的语言将这些系统的关系串联了起来。
4.借助其它工具
有关学科的书、电影、电视剧,或者桌游,都能让你对某个学科产生基本的兴趣。比如“绝命毒师”这部美剧就让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参与“教改风云”桌游,我硬生生听了两个小时的宗教改革历史……
有许多同学会觉得自己在某一个学科没有天赋,的确有可能,不过更多的可能是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和自信,并且没有尝试去认识它过。希望你们勇敢做出改变,努力去创造兴趣吧。
每天都说提高专注力,怎么提高?
/小纯学姐/
1.任务完成获得休息时间
我比较推荐番茄工作法中的这一条:休息。适当的休息不仅可以提升接下来的学习效率,也可以产生一个“动力”因素。
切割任务块
我们可以将大任务切割为小任务,完成某一个小任务后允许自己休息5-10分钟, 完成大任务后允许自己休息30分钟。当然,小任务也不可安排过轻的任务量,任务量的完成时长≥30min,大任务至少要≥2h。休息时间会无形中成为督促自己尽快完成任务的动力。
2.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个制定的前提是你大概知道自己水平的情况下才可实施。比如做一篇阅读,我正常的时长是15分钟,但有时候我走神便会增加到20分钟。那么我就会给自己限定一个15分钟的时长,命令自己必须要在15分钟内做完。
记笔记可有大学问
/佚名/
课堂上记笔记,不是照着黑板抄写老师的就行了。记笔记不是一个单纯的事情,细致拆分开来,其实涵盖了如下几个过程:
笔记没有一致的方法,也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也因人而异。有的同学思路清晰思维敏捷,笔记擅长使用思维导图;有的同学逻辑性强,能够划分不同区域标注重点。
在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之前,我们的笔记有哪些可以实际操作的技巧呢?初期和终极的笔记应该记成什么样子?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基础的提纲式笔记法和高级的康奈尔笔记法两种笔记思路,同学们可以从基础开始去尝试,慢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1.提纲式笔记法
(1)清晰的知识模块划分;
(2)借助序号梳理知识点层次和内容;
(3)借助符号和不同颜色的笔突出重点;
(4)可根据知识内容,灵活插入表格或思维导图等。
2.康奈尔笔记法
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它的步骤包括记录、简化、思考、背诵和复习五步。
课上在笔记区随时记录授课内容,包括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拓展补充的内容、提问以及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等。有的课程中不需要一字一句记录所有的知识点,而是采用了挖空式的讲义,更是重点的标识。
课后在线索区马上回顾上课内容,总结梳理笔记区中的要点,分清层次,理清重点。
每个阶段复习时,遮住笔记区,只看线索栏,尽可能回忆课上所讲的内容,然后结合笔记区的内容,再次把知识重点在总结去进行梳理总结,完成复习。
好的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在每个重要的记忆节点复习笔记时,思路清晰,能教好把握知识点的脉络,最终产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指日可待了。
错题本很关键
/小纯学姐/
错题本的作用,不仅是记录错题,更重要的是将我们不熟悉的、不熟练的知识给记下来,方便我们巩固,同时相当于一个筛选的过程,免去了我们下次看书的时候在已经熟知的知识块上又花费时间。
错题本要记录的:
①错题
②蒙对的
③不熟悉的知识点
④易错点
⑤顶级重要的知识
我的错题本格式是这样设计的:
阅读,要有框架
/佚名/
1.看目录
拿到一本书时,第一步要做的是要看目录,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如果能根据目录把整本书做一个内容划分更好。那样可以在看书时,知晓自己在看书的哪一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2.整理内容
对于文科类的书可以这样整理:
①可以根据背景/原因/过程/意义影响等来将书中的内容进行整合。
②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
③按照分别适合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知识进行分类,但这种方法记下来的知识比较零散,适合那种知识点较少的书。
不同的书记录的方式不一样,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模拟给他人讲解
给别人讲述的时候就像是给别人讲课一样复述所学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把所学习的知识点讲一遍,并拓展使用场景,可以加深记忆。
本文为星教师原创整合,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编辑丨高蕾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dett.cn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2019星教师小学课程周主题峰会4月山城启幕
聚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创新课程最新实践样本
点击下图获取全流程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