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星教师 → 右上角…→设为星标★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为了纪念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从1895年开始,中国大陆及港澳台、韩国等地的邮政机构就开始将这一经典题材纳入纪念邮票的制作发行中,一百多年来共发行了风格各异的纪念邮票数十套。
一张张邮票虽小,但内容却都极其丰富,即使是赛龙舟这样的宏大场面也能刻画的栩栩如生,把流传千载的节日习俗,浓缩在邮票的方寸之间。
接下来,跟星宝一起来欣赏一下100多年来端午邮票上的精彩吧!
1
1895年
中国出品最早的“龙舟竞渡”题材邮票,是早期商埠邮政机构——福州书信馆于1895年8月1日发行的“商埠龙舟”邮票。
该邮票全套9枚,同图异色异值,描绘的是端午节闽江赛龙舟的情景。图案正中是一只由20多人驾驶的正破浪前行的龙舟;背景为连绵起伏的山峦,山脚下是奔腾的江河。有考证称,这套邮票比原来人们认为的世界上第一套体育邮票——“首届奥运会”纪念邮票(希腊发行)还要早发行近一年,是真正的世界上第一套体育邮票。
商埠龙舟邮票
2
1953年
1953年12月30日,国家邮政发行《世界文化名人》纪念邮票。世界和平理事会从1952年起开始评定并颁布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包括中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套四枚,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文化名人》中的屈原
3
1966年
1966年6月22日,中国台湾于发行了《民俗》邮票一套共3枚,首枚名为“龙舟竞渡”。
《民俗》之龙舟竞渡
4
1967年
1967年6月12日端午节,中国台湾发行了一套《中国诗人》邮票,全套4枚,第一枚是屈原,另3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中国诗人》之屈原
5
1975年
1975年7月31日,中国香港发行了《香港节日》邮票,其中“端午节”1枚为七巧板拼图,趣味呈现了三条龙舟竞渡的场面。
《香港节日》之端午节
6
1985年
1985年6月19日,香港发行了一套《端午节》邮票,全套4枚及一张小全张。上部分主图为彩色的龙头,下面部分4枚邮票横连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赛龙舟场面,彰显的是龙舟竞渡的习俗。整套邮票设计新颖,色彩明快,动感十足。
《端午节》套票
7
1987年
1987年5月29日(端午节),中国澳门发行了《端午节》邮票一套2枚,仍是以龙舟为表现题材,分别为“龙舟龙头”与“龙舟竞渡”。这也是澳门首套出现中文铭记的邮票。
“龙舟龙头”与“龙舟竞渡”
8
1989年
1989年6月7日,端午节前一天,中国台湾发行了一套4枚《中国古典诗词邮票——楚辞》,邮票选取《楚辞》中的名句作为主构图,其中,前三篇是屈原的《离骚》、《九歌·少命司》、《九章·涉江》,最后一篇是宋玉《九辩》。
《中国古典诗词邮票》之楚辞
9
1994年
1994年6月8日,中国香港发行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其中有《端午节·端阳竞渡》1枚,主图为屈原持卷行吟,背景为划龙舟。
《端午节·端阳竞渡》
6月25日,国家邮政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选取了屈原佩剑背景图,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古代文学家》之屈原
国家邮政11月发行了特种邮票《长江三峡》,其中“屈原祠”是以当地供奉屈原的宗祠为主图案。
《长江三峡》之屈原祠
10
2001年
2001年6月25日端午节,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端午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邮票设计者借鉴民间木版年画的明快色调与均衡构图,采用装饰化的图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赛龙舟”“包粽子”“避五毒”等端午节最重要的民间习俗活动。
第一枚邮票为“赛龙舟”。票面上主要彩绘了两只龙舟上竞赛的场景,各有特色的龙舟分别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彩旗,同时,还细致地描绘了划龙舟参与者精彩的表情及动作。
《端午节》之赛龙舟
第二枚邮票为“包粽子”。票面主图为各种吉祥饰物装饰起来的粽子,五颜六色,旁边彩瓶里放着艾草菖蒲,再衬以代表如意的中国结和代表长寿的长命锁,全图给人以节日的吉祥气息。
《端午节》之包粽子
第三枚邮票为“避五毒”。票面主图是被古代人称为“五毒”的五种小动物——蛇、蝎、壁虎、蜈蚣、蛤蟆,票面色彩明丽,栩栩如生,既富趣味,又兼夸张,带给观者东方文化之美的艺术享受。
《端午节》之避五毒
中国香港与澳大利亚联合发行了《龙舟竞渡》邮票一套2枚及邮票小全张1枚,图案是齐头并进的2条龙舟,这两枚《龙舟竞赛》邮票采用中西结合的绘画手法,描绘了两条竞渡的龙舟,分别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悉尼歌剧院两座宏伟建筑为邮票的背景,展示了香港和澳大利亚海湾迷人的景色,邮票画面再现了赛龙舟夺锦的盛况,洋溢着一片喧腾喜庆的节日气氛。
中国香港与澳大利亚的《龙舟竞渡》
11
2002年
2002年2月26日,中国台湾发行的《台湾民俗活动》邮票一套4枚,第四枚为“划龙舟”。
《台湾民俗活动》之划龙舟
12
2003年
2003年1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2003中国·吉林首届国际冬季龙舟赛》纪念邮资明信片一套一枚,明信片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图案的主图是龙舟和雪花为中心的龙舟赛会徽。
《2003中国·吉林首届国际冬季龙舟赛》明信片
13
2004年
2004年5月28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发行《文学与人物——离骚》一套6枚及小型张1枚,图中主要人物是屈原。
《文学与人物——离骚》之屈原
14
2007年
2007年10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长江三峡库区古迹》特种邮票1套4枚。主图是选取了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凤凰山的“屈原墓”。
《长江三峡库区古迹·屈原墓》
15
2010年
2010年11月1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1套6枚,其中第五枚是“龙舟”。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纪念》之龙舟
16
2012年
2012年5月22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香港节日》特别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4枚是“端午节”,邮票用色清新悦目,凸显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香港节日》之端午节
2012年6月20日,中国台湾发行《传统节庆习俗》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三枚为“端午·蒲酒”。
《传统节庆习俗》之端午·蒲酒
17
2015年
2015年10月30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发行《文学与人物·九歌》邮票一套6枚,邮票上人物分别为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山鬼,国殇,礼魂,这些人物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创作的形象。
《文学与人物·九歌》
18
2018年
201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屈原》特种邮票1套2枚及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忧歌离骚、求索问天,小型张图案名称为“屈原像”。
在《忧歌离骚》中,屈原端坐于书案前,执笔凝思,愁眉不展,展现了其被楚王疏远后,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情景,人物背景则体现了《离骚》词句中出现的兰草、龙凤等元素。
《屈原》之忧歌离骚
在《求索问天》中,屈原仰望苍穹,单手向天,迎风而立,脚下惊涛拍岸,表现了屈原晚年流放时创作《天问》的情景,人物背景体现了《天问》开篇中出现的宇宙元素,反映了屈原试图通过对“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的怀疑和质问,探索其政治理想的精神活动。
《屈原》之求索问天
小型张邮票上则展现了屈原双手呈简,端步向前,心系社稷的士大夫形象,人物背景以翻滚的浪花隐喻屈原以投江结束自己悲剧的一生,表达了屈原精神的不朽和世人对屈原的怀念。
屈原像
End
本文内容和图片整编自网络
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高蕾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dett.cn
今日号外
▽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报名